灌南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灌南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发扬红旗渠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视察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     来源:

巍巍太行山,悠悠红旗渠。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十万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劈山填谷、开山凿渠,历时近十年,最终“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建设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不断引领林州人民“又踏层峰望眼开”,相继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壮丽篇章。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先后到红旗渠、殷墟遗址等地调研。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南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勇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期间,担任讲解员的林州市副市长李蕾向总书记讲述了红旗渠的故事。李蕾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红旗渠的故事总书记听得专注认真。总书记的话语思想深邃,饱含深情,直抵灵魂。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已经好多了,但红旗渠精神却不能丢,我们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做出我们的新贡献。”

安阳是豫北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840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75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2022年,全市上下克服2021年特大洪涝灾害和疫情双重影响,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全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主攻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让农村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安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辉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深入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发扬红旗渠精神,以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更加昂扬的工作姿态、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更加浑厚的三农情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生态乡村,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安阳力量。

岁月流逝,精神赓续。刚刚从北京回来的党的二十大代表,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郁林英对于红旗渠精神有着更深的感触。“红旗渠从庙荒村穿村而过,村里很多老人都是当年修渠的亲历者,我从小就听老一辈人战天斗地的故事长大的。前几年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在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关心下,我和全村群众一起重温红旗渠精神,不认命,不服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村人民一起奔向了小康路。”郁林英兴奋地说,“总书记亲临红旗渠,更加激励我们,要铭记前辈的辛勤付出,要学好用好红旗渠精神,接续奋斗,在奋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按照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绘就的蓝图,撸起袖子加油干,把群众的期盼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做出我们这一代应有的贡献。”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这是红旗渠建设前林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今太行山下,红旗渠畔,村庄街巷整洁明净,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生态园、农家乐次第建成、生意红火……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正鼓舞着全省上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范亚旭